杨川:估值革命——从自由现金流到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(六)
上文开始介绍“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”(Growth-Driven Value Model,GDVM)的PEGR公式,PEGR公式是估值水平(市盈率P/E)与①盈利能力(增长率G),②风险水平(折现率R)和③投资耐心(投资期n)这三要素之间的量化估值公式,这个公
上文开始介绍“成长性驱动的价值模型”(Growth-Driven Value Model,GDVM)的PEGR公式,PEGR公式是估值水平(市盈率P/E)与①盈利能力(增长率G),②风险水平(折现率R)和③投资耐心(投资期n)这三要素之间的量化估值公式,这个公
上文更加深入地揭示了自由现金流(FCF)理论的基础性缺陷:其一,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冲突,用现金流表达的价值与财务会计体系的净利润价值无法通用(无法达成专业共识);其二,自由现金流会导致业绩扭曲,且更容易被操纵;其三,自由现金流把资本支出全数减掉,造成短期经
自由现金流理论试图抛弃本来可以清晰表达企业支付能力(净现金流)与盈利能力(净利润)的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,构建出一个独立的价值评价体系,结果却漏洞百出,几近崩溃。首先,它号称“自由”,实则并不自由(现金流不可向股东分配);其次它将资本性支出列为价值减项(重要资产
巴菲特与贝佐斯把自由现金流奉为圭臬,但光环之下,这一指标的裂缝正在被放大。所谓“自由”,并不自由:只有净利润现金才能分配给股东,而自由现金流只是企业内部可自由使用的现金,并非真正可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。不能分配给股东的现金,就是企业账上的“闲钱”,有“闲钱”企
巴菲特与贝佐斯把自由现金流奉为圭臬,但光环之下,这一指标的裂缝正在被放大。所谓“自由”,并不自由:只有净利润现金才能分配给股东,而自由现金流只是企业内部可自由使用的现金,并非真正可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。不能分配给股东的现金,就是企业账上的“闲钱”,有“闲钱”企
上文介绍了估值理论的发展脉络,从利息、股权、股东权益、资本到折现思想,从货币的时间价值到资本成本,形成了以投资回报(股息分红)和现金流(自由现金流)折现值为价值尺度的评估方法论。其中,自由现金流方法被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(Value Investor)所
巴菲特曾说过:“如果我办商学院,我只开两门课:第一门,教如何给企业估值;第二门,教如何看待和应对股市的波动。”可见估值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。然而,在他本人推崇的估值方法——自由现金流(FCF)体系中,存在着一些鲜为人知的重大基础缺陷。比如,用现金流代替净
8月29日,德邦股份公告,聘任杨川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。资料显示,杨川先生,男,1989年出生,中国国籍,先后获得厦门大学金融学和化学理学双学士学位、Tulane University金融管理硕士学位,是特许金融分析师(CFA)持证人。杨川先生曾在京